一段段窝心的真情,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千万次殷切回响,打造出《鲁豫有约》。陈鲁豫寻访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陈鲁豫觉得采访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最大的益处是获得心态上的平和以及历练。她坚信女人正是有了这些坚强显得更美丽。
陈鲁豫,因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进入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担当主持人;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主持人。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进驻湖南卫视。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正式进驻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2010年7月18日,陈鲁豫受聘为唐山形象大使。
轻轻踏入主持界的大门
小时候,陈鲁豫生活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在北京讲普通话,在上海讲上海话。两者语音、语调上的差别和南北方言结构上的不同,都让她觉得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自然地就成了“双语儿童”。
陈鲁豫爸妈都是学外语的。他们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学的是那个年代时髦的语言。爸爸学了斯瓦西里语,妈妈学了孟加拉语。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们的专业实在有些生僻。
小鲁豫听爸妈叽哩咕噜地说外国话,觉得神奇,于是也立下志愿,长大后学外语,每天绕着舌头说话,让谁也听不懂。
初中一年级,陈鲁豫开始接触ABCD。第一个月,她完全找不着感觉。拼写单词的时候,她非得把26个字母从头背一遍,才能找到要用的那个字母。但是,世上真的有奇迹。
有一天,真的就是某一天,她突然间对英语开了窍。从此以后,一通百通,英语就这么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高一时英语第一课是《卡尔·马克思》,课后老师留的作业是背书。那一次,全班同学都忘了。在老师盯住他们组第一个同学的时候,陈鲁豫看似漫不经心地翻开书心里却飞速记着每一段话。前面的六位同学都败下阵来,为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老师叫到她时,陈鲁豫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篇课文。
从此以后,陈鲁豫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深信不疑。考大学的时候,陈鲁豫选择了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那时候,我是一个非常沉默而刻苦的人。在大学四年级以前,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社团。以至于除了同系同学,其他人都不知道国际新闻系还有一个叫陈鲁豫的女孩。”
陈鲁豫的脱颖而出缘于大四那年的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在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英语演讲比赛中,陈鲁豫一举夺得大学生英语专业组的第一名。得奖后没多久,中央电视台到北京广播学院挑选节目主持人。“那时候挑选节目主持人,一般要求是外语系的学生。可能是觉得学外语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比较强吧。”校领导推荐了刚刚得奖的陈鲁豫。
大学还没毕业,陈鲁豫便成了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并在1994年底凭着这个节目,获得“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对一个年轻女孩来说,获得这样一个奖项,应该是莫大的荣誉,陈鲁豫却从荣誉的背后看到了其他东西。陈鲁豫作出了一个“激流勇退”的决定——放弃工作,留学美国。“出国对我来说,并非为求一个怎样的学位,而是想学会用一种国际化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很多事情。当视野开阔了以后,我开始学会运用比较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美国的媒体竞争非常激烈,他们的制作方式和创意,都是最先进的。这一年,是我这一生中看电视最多的一年,对我日后做电视节目的影响非常大。”
电视似乎已经成了陈鲁豫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抹也抹不去的梦想。1996年,离开电视的陈鲁豫“心痒”得实在不行,便加盟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香港凤凰卫视。
从《凤凰早班车》到《鲁豫有约》
加盟凤凰卫视后,从主持音乐节目《音乐无限》开始,到《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VIP会客室》以及为她量身订做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等一连串节目,陈鲁豫以人情味成功开创亲切形象,使她所主持的各节目都深受观众欢迎。
1998年4月1日,伴随着一辆叫做“凤凰早班车”的新闻“公交车”开出,她第一次赋予了新闻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其魅力全凭她在节目中的即兴表达。她的胸有成竹来自于前期认真紧张的准备工作以及烂熟于胸的腹稿,她被誉为“说新闻”流派“掌门人”。陈鲁豫这么轻松一“说”,便将这个非黄金时段的节目,变成了凤凰卫视广告价格最昂贵的时段之一。
2002年初,凤凰卫视专为陈鲁豫量身打造的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横空出世。此节目在凤凰网的“2002年凤凰卫视十大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中,获选第二名。如今,《鲁豫有约》已经与观众相约十余年。
另外在重大的新闻直播节目中,例如《香港回归》、《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陈鲁豫也充分发挥了她在国际新闻方面的才华。2000年,她当选为《2000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女主持人。2001年当选为“最佳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工作性质带来很多机会,她到过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以色列、伊拉克等这样的“非常区域”,采访到很多世界名人。成龙大哥在接受陈鲁豫专访时,做出两大“过人之举动”,一是让陈鲁豫到他的办公室里跟他做访问,一谈六小时,破了他做访问的时间记录。第二他还首次邀请鲁豫带摄影队去他家采访,参观了他的工作室;2007年6月的一天,已身患绝症的香港著名演员沈殿霞(肥肥)接受了《鲁豫有约》栏目的邀约,在香港接受了鲁豫的专访。想不到的是,这次采访竟成了肥肥生前最后一次接受的专访,2008年2月19日,六十二岁的她永远的离开了;2010年5月23日,参加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在万豪酒店接受了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独家专访。这是他们此次中国行接受的唯一一家电视专访。
陈鲁豫以亲切的形象感染受众,她的访谈类节目也融合了她以一贯之的亲切风格,节奏自然流畅,话语独特鲜明。